王世荣研究员宁夏农科院
2016年6月8日
1、宁夏马铃薯生长环境
宁夏南部山区是典型的半干旱黄土高原,“十年九旱”是对这里恶劣的自然条件的典型描述,因此,种植农作物是“有收无收”的作物,马铃薯是收多收少的作物,此地的降水期与马铃薯的需水期恰好一致,非常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和增产。平水年份亩产在2000公斤左右,即使是干旱比较严重的年份,亩产仍能达到1000公斤左右。
2、宁夏气候与降水特点
全年降水量400毫米左右,主要集中在马铃薯生产期的7、8、9三个月;日照充足,5一9月份平均气温5一25℃,昼夜温差大。这些都为喜凉喜光、耐寒耐旱的马铃薯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
3、高效利用降水措施
如何高效利用降水,目前采用的办法除传统的深耕蓄墒、耙耱保墒等传统的方法以外,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湿土层开沟播种,
2、地膜覆盖。
1、湿土层开沟播种
马铃薯在南部山区的播种时间在每年的4月,最迟到5月上旬,这个时期降雨量少,犁过的地表一层干土,约5-8cm,如果直接播种,由于干土层比较厚,用开沟播种,干土和湿土混合以后,整个播种层的土壤水分含量比较低,很不利于马铃薯出苗,因此常常会出现缺苗断垄,造成马铃薯大面积减产,所以最近几年一部分农户采取湿土层开沟播种取得了很好效果。
湿土层开沟播种的方法:
播种时先把地表的干土用特制的机器开成沟,这个沟的沟底为平底,沟底也就是湿土了,然后在平底沟内进行播种。这样马铃薯种子就播到了湿土上。出苗自然会很好。
2、地膜覆盖
地膜覆盖是目前生产上常用的增温保湿的方法,也起到了很大的增产作用。常用用的方法有:按时间分为秋覆膜、春覆膜 、播种覆膜、播种后覆膜,按覆盖方式分为全覆膜、半覆膜、平覆膜、起垄覆膜等多种方式。按种植方式分为膜内种植、起垄膜侧种植。
秋覆膜:
秋覆膜是指秋收以后,土地犁后,准备覆膜,这里不是指那一天要覆膜,而是看降雨情况,如果有降雨,并且雨量还比较大,土壤湿度比较大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覆膜,起垄或平覆膜都可以。目的就是把下到土里的雨水保持到膜下,以利来年播种时有一个良好的墒情。
春覆膜 :
秋天如果不降雨,就没有办法覆膜,冬天地就冻了,也没法子操作,到了春天,有可能下雪或下雨,土壤墒情好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覆膜,这收作春覆膜。条件还是看降雨情况的土壤墒情。如果墒情好,这和秋覆膜有同样的效果。春覆膜由于时间充足,土地整理的会更好的,更精细点,有更有利于播种出苗。
播种覆膜:
如果秋覆膜和春覆膜都因为降雨不足或者因别的事而没有进行覆膜时,在播种时也可以进行覆膜,这个时间只要土壤墒情稍微好些就可以在播种的同时进行覆膜。这个时候要考虑播种和覆膜同时进行,现在有这样的机器。开沟、播种、覆土、覆膜一次性完成。能过这个时候覆膜,也是提高土壤水分高效利用的一个有效办法。
播种后覆膜:
播种后覆膜一般不提倡,因为效果也不好,操作也麻烦,但有一种情况是可以的,就是在土壤墒情不足的情况下,播种出苗后又下雨,土壤墒情很好,也可以进行覆膜,这个时候覆膜,只能把膜切成与行距同宽的条,一条一条的覆在地里。这样也有很好的效果。达到保墒的目的。
按覆盖方式分为全覆膜、半覆膜、平覆膜、起垄覆膜等多种方式。
全覆膜:就是平地覆膜,把整个地面全部覆膜,最大程度地保持土中的水分。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覆膜后再下雨,水不能及时的渗到膜下,大部分水从地表蒸发,造成水分损失。解决的办法就是在降雨后把膜上有水的地方扎一个洞,水分就会渗到地下,达到保水的目的。
半覆膜:
就是覆膜宽度,为种植二行马铃薯,空地为马铃薯的宽行距,比全覆膜保水能力差点。这样的好处比全覆膜能有效的接收再次降水,也保持了覆膜下的土壤水分。也比较节省膜。这种方式要与播种行距,相结合,覆膜时就确定了播种行距、密度。有不覆膜的空带,人进地操作,从空行走,也比较方便。这也是生产上常用的一种方式。
平覆膜:
平覆膜是针对起垄覆膜而言,全覆膜和半覆膜都可以进行平覆膜。平覆膜的好处是劳动量少,只要土地平整就可以进行覆膜。缺点是不覆膜的部分同样会大量失去水分,再次降水也会造成一部分膜上水蒸发损失。
起垄覆膜:
起垄覆膜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垄的宽度一般为二行马铃薯,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的密度一般为4000-4500株/亩,这样行距在60cm-70cm左右,株距在20-25cm左右,所以一个垄的总宽度在120-140cm,垄的宽度为60-70cm,就可以了,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垄的高度在10-20cm为好,如果是人工操作,建议用平地覆膜,起垄还是很费劲的,如果用机器起垄,可以任意设置。
按种植方式分为膜内种植、起垄膜侧种植。
膜内种植:
膜内种植是一般人的想法,这种方式适合平覆膜,马铃薯种在膜内有利于吸收利用膜下较多的土壤水分,膜外的土壤水分相对较少,如果降雨,通过膜空间,渗入到膜下,达到覆膜保墒,促进马铃薯生长的目的。
起垄膜侧种植:
膜侧种植主要指起垄覆膜,马铃薯不是种植在膜内,而是种植在膜外的低处,这个位置土壤湿度也比较大,也不在膜内受高温的影响,有利于正常生长,更重要的是在再次降水时,膜上的水会流到马铃薯生活区域,由于马铃薯苗期用水量少,降水很少的情况下就能起到作用,根据实测可使降水 5mm在马铃薯根部形成15mm的水量。
起垄膜侧种植:
从膜测种植的土壤水分看,马铃薯种植区域正好是土壤水分最好的区域,在垄内和垄下都是缺少水的区域,这样就充分地利用了从播种到出苗这一阶段降水的有效性。这种方法在生产也补广泛地应用,也适合于大面积机器播种,是一种提高马铃薯产量的有效方法。也可以应用到其它农作物上。
4、人工补水方法及效果
人工补水:主要指利用滴灌等方式,在马铃薯生长最关键的时间进行补水以保证马铃薯能正常出苗、成活及健康生长。
补水方式有:
1、人工手工补水
2、喷灌
3、滴灌
1、人工手工补水
大家见过好多用车拉水,用盆端水,用桶提水等方式,这是一种最原始的方式。过去每年大旱,政府补帖,常采用这种方式,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在小农经济,或者家里院子种一点菜,都可以用这种方式进行补水,现在社会发展的很快,要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
2、喷灌
喷灌的方式现在应用的很普遍,设备材料也很全,有大型的,一个设备600-800亩,也有几亩地的,还有几十个平方米。在宁夏南部山区坡的多,占98%在,2%的平地都种植了经济价值高的农作物,马铃薯多种植在坡地上,同时南部山区水源比较少,所以旱地多为靠天吃饭。在这样的条件下如果有水源以展喷灌,效益会大幅度提高。如果没有水源,这种方法也不可取。
3、滴灌
滴灌比喷灌更节水,但材料用的多,滴灌要求水压比较小,有点高差就能进行。在坡地的高端做为水源(桶)就能进行。在坡地一个拖拉机,一个大水桶,地里铺设上滴灌带,就可以进行滴灌了。现在滴灌的材料也很好买,宁夏已形成了节水灌溉材料市场,价格也相对稳定。可以随时进行采购。
滴灌的水量一般为5-20方/亩。5方水相当于7.5mm降水量,气象学是规定,一天降水在5mm以内为无效降水,超过5mm为有效降水,我们设计为7.5mm,即为一次有效降水的量,并且我们的滴灌溉补水,是集中到马铃薯根部的,使用效果更好。如果是苗期,可使马铃薯保持10-15天不会严重缺水。就是说在不降雨的情况下,半个月后可再滴灌一次,就能保证马铃薯的正常生长。
在水源比较充足、灌溉面积也比较大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智能灌溉控制系统,根据现有的滴灌面积,提前设计好每亩的灌溉水量,到了这个水量会关闭水源,下一区域开始滴灌。达到定量滴灌的要求。